2012年1月31日

廚王



看完了「廚王」,唔... 本來講述廚房、廚藝這種事,我還蠻有興趣的,但這劇的感覺制作好像不太認真,例如,民國時的洋人用的廚具,怎可能跟現在我們買到的易潔鍋子那麼相像呢? 而且劇情支線很多,越拖越長,由慈禧太后的年代,一直講到中日抗戰結束。48集啊,太多太長氣了。

結論: 可以不看。要看,也不要坐定定盯著電視看,一邊看,要一邊做飯、看書、做運動或找點甚麼充塞時間的。(哈,我真夠無恥的,在PPS上看免費劇,看完還大肆批評... well... PPS上的好看的古裝劇應該還有不少吧,不用看這個吧~!)

帽子編織書



剛下了的一本編織書,有25款帽子,有四五頂蠻漂亮的。

knitted animals


(sorry珮珮小姐,這個要用廣東話去寫才夠傳神!)

我係咪痴左線呀,周身唔得閒仲借本咁嘅書返黎?!?!?!?!

重拾


今天,參加了一個公立圖書館辦的編織聚會。感覺不怎麼樣。不算很喜歡。但我覺得,我還是會逼自己每月甚至每兩週去一次的。

也重新拿起了那條久違的Annis披肩。那時總以為還差幾行而已,現在認真看看,還欠十多廿行呢。

是日天氣


站在街上等巴士,忽然感到有點涼涼的東西滴在臉上,噢,原來在下小粉雪。

2012年1月30日

是日晚餐


用savoy cabbage包起炒香了的素肉和茶樹菇,做成生菜包的樣子。吃到一半來想起,對,這種椰菜,可不可以生吃的呢? 上網查看,才發現這菜若生吃,可能會產生很多氣體啊... 於是我們就放棄了那個菜,只吃饀料了... 

後記: 還好的,晚上沒有感到胃氣或是老在放屁啊。

西班牙語 podcast


上週開始,我利用iTunes上免費下載的Coffee Break Spanish Podcast 聲段去複習西班牙語。每集的時間不長,只有十來分鐘,所以學到的單詞不多,但也算能夠學習發音和訓練聆聽。以免費的教學資源來講,實在很讚。

Lady Grey


事情是這樣的,早陣子,看了一個做茶葉蛋的食譜,提到要用濃郁的紅茶。我平日不太飲英國紅茶的,家中自然沒存貨,但去買嘛,人家茶包可沒一個一個的賣啊。一盒25包買回來可怎麼辦? 總不成做12點5次茶葉蛋吧。

薑汁撞(不出)奶


繼昨晚失敗後,是日再次挑戰薑汁撞奶,但再次失敗了! 經過昨天的教訓,今次我試之前再隨便看看其他人的食譜,發現我用的薑汁份量跟其他食譜要少。於是今天用同等份量的薑汁,但就將鮮奶份量減了25%。今次雖然距離「撞奶」的形態還相差很遠啊,但終究算有些微凝固。這說明這撞奶不成功,顯然跟薑汁的份量不夠有關。

2012年1月29日

是日晚餐


老地方,不用介紹了。(還是忍不住說一句,比Cafe East 或 Song Que 好吃,店員的服務態度更比那兩間頂著名氣的大店好不知多少倍啊!)

整頓飯最攪笑的地方是,我們差不多吃完時,鄰桌有三名香港人坐下,其他一人說話聲浪特高,於是我在完全不想竊聽的情況下被逼聽了他的偉論。那男生大嚷:

應有盡有


Canary Wharf 商場的宣傳標語,說它是一個應有盡有的地方 ("a place for everything")。是啊,餐廳、時裝、書店、超市、公園、辦公室、家品店、健身房、圖書館... 每年冬天就連露天溜冰場也有。平日我們的生活所需,基本上都習慣留在這裡了,甚至週末也不想往城裡擠跟人家逼,安安樂樂留在這裡。

2012年1月28日

Fifteen (7)


甜點選了 Plum Frangipane,這種叫 frangipane 的杏仁塔餅(tart),我在食譜書上已經看過很多遍,但我有時我會不太喜歡杏仁的味道(中式杏仁霜那種),所以一直不敢自己做,平日光顧的餐廳很少會有這種塔餅,趁今次要試試看。

蠻好吃的,不太甜,雖然布冧梨(plum)的味道不太突出,但讓塔餅的質感蠻得很豐富。我也要找天自己做frangipane啊!

Fifteen (6)


我點的是蘇格蘭三文魚 (Seared fillet of organic Shetland salmon with Crown prince squash puree & chestnut pesto),這麼認真地把英文全名說下來,是因為這組合實在很好吃,我想記下來下次在家做啊。

那三文魚魚皮部份鹽下得太多了一點,有點太鹹了,但魚質煮得很好,沒煮得過熟,幼滑得無話可說。

我之前沒見過甚至沒聽過做成蓉的 "太子瓜" (crown prince squash),回家後上網查看才知道那是南瓜的一種。至於栗子pesto醬,不太吃得到栗子的味道,但有種香氣,感覺很特別。

Fifteen (5)


C先生點的海鮮意大利飯( Risotto 'ai fruitti di mare')。

賣相真的非常一般,不過,我覺得這是 Jamie Oliver 的風格,他的食譜和旗手餐廳的食物都是這樣的,洋人稱之為 rustic,好聽就是簡樸,難聽點就是粗糙。

不過,味道不錯,而且份量不少,胃口小的女生估計會吃不完。

Fifteen (4)


頭盤: 二人份的 antipasti* ,蠻特別的,有軟莖的西蘭花和紅菜頭。好吃! 讚!

* Antipasti 是意式頭盤,也是意大利語 "餐前" (before the meal) 的意思,一般傳統的 antipasti 都會有火腿、芝士(多是mozzarella)、醃製過的鯷魚(anchovies)、洋薊 (artichoke)和橄欖等等。

Fifteen (3)


六點正正式開始晚飯時段的營業,店內的人都在忙著準備。

Fifteen (2)


在門外看看餐牌,價錢蠻合理的,於是我們就碰碰運氣,看看今晚有沒有桌子。剛好他們有一張桌子的客上訂了七點,七點前還有一小時的空檔。我們想一小時也足夠的,所以就決定試試。事後我問起女侍應,原來一般週末晚上大約需要在2-3星期前預訂。

Fifteen (1)


駕車到雪糕店時偶然看到一家 Bavarian Beerhouse,就打算吃過雪糕後到那裡吃德國豬手。但泊車後,看到德國啤酒屋對面是一家叫 Fifteen 的餐廳。這餐廳還蠻有名的,廚師都是由名廚 Jamie Oliver 訓練出來的失業失學的年青人,讓他們有機會得到一個出路。因為年青廚師的數量維持在15個,所以餐廳也就叫 Fifteen。餐廳的收益都撥到慈善基金。

Chin Chin Labs (8)


完成!

左邊是C先生點的: 啤酒甜奶雪糕 + 榛子碎 + 爆炸糖。

右邊是我點的: 朱古力雪糕 + 榛子蜂巢粒 + 綠茶花生醬脆片。

[後記: 我們大約在兩個多小時後先後感到肚痛 + 腹瀉。因我的情況略比C先生嚴重一點點,而且比較早開始感到不適,估計跟我吃的那杯雪糕(或裡面的配料)有關。唉.... ]


Chin Chin Labs (7)


實驗室量杯(beaker)中的醬料。

Chin Chin Labs (6)


Topping 一覽。

Chin Chin Labs (5)


雪糕完成後再挑一款topping 和一款醬料。Topping 有一般的果仁粒、朱古力、薯片、爆炸糖等等,而醬料有山莓醬、焦糖鹽花和朱古力。

Chin Chin Labs (4)


再將液化氮氣加入雪糕的原料中,因液化氮氣溫度極低,所以能瞬間將材料急凍,變成雪糕。亦因為過程極快,印像中只用了一分鐘或不到(而傳統雪糕是要用兩三小時的),所以雪糕在的結晶體亦較少,吃來質感比一般雪糕要幼滑。

Chin Chin Labs (3)


然後職員再從高壓瓶子內取出液化的氮氣,因為溫度極低,他要帶上特別的厚手套。

Chin Chin Labs (2)



雪糕店職員首先將製雪糕的原料倒入攪拌機中。

Chin Chin Labs (1)



位於 Camden 的 Chin Chin Lab 是歐洲第一家以液化氮氣(liquid nitrogen)做雪糕的雪糕專門店。

首先,先從名單上挑出雪糕味道,只有三種可選: 香草雪尼拿、朱古力,以及一種每週特選的口味。本週是「啤酒加阿根廷甜奶」(Beer & Dulce de Leche)。

單車站


上健身房運動後,經過C先生的公司,看到一個告示,說那裡快將有 Barclays 的自助單車站了,夏天沒下雨的日子,C先生應該可以踏單車上班囉,我也可以踏去找他吃午飯了。

游泳機?


這機器叫甚麼呢? 動作就像在陸地上游自游式一樣。

GYM


久違了的週六 gym。


我們的床墊和牆壁之間有一條小小的間隙,有時無聊,我會把自己擠進去,蓋上披子藏起來 -- 當然不能100%擠下,但能讓我擠到50%,這間隙有多大,可想而知啊。

剛走入房的C先生當然一眼就看出,但也會裝模作樣地自言自語,說: 咦,我老婆去左邊度呢?

2012年1月27日


久違了的娛樂,我發現,若每天能抽上一段短時間去做自己很喜歡做的事,那天的感覺就會變得更充實,做其他事也會更有衝勁。

救急扶危系列


針對俺那乾燥得不能再乾燥的皮膚,添置了一些小小護膚品:

凡士林焦糖布丁潤唇膏


幾個月前,凡士林新推出了一種法式焦糖布丁(creme brulee)味道的潤唇膏,沸沸揚揚的,最初只在名店 Selfridges 發售,當時在網上聽到不少人說要去搶購甚麼的。我當時也想過去Selfridges走一趟,不過懶散的我,最後當然不了了之。

火車站


晚上九時許的Liverpool Street 火車站,不少人還趕著乘火車回倫敦以外的家。

是日晚餐


廻轉壽司店moshi moshi 本月有會員優惠,所以廻轉帶上的壽司都以最低價£2.3(每日買一碟蛋壽司的價錢)發售,不過優惠只限週一至五,於是趁週五晚上趕去。味道ok但不算很好,遠不及從前在Canary Wharf 的分店,在倫敦要找好吃又價錢合理的壽司,又變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。泣。

是日早餐


午餐肉煎蛋出前一丁麵。

2012年1月26日

午餐肉


不過,午餐肉就沒比香港貴多了。一罐細裝(200克)SPAM午餐肉,平日售價約為£1.3,減價可低至£1 啊。340克的大罐裝平均售價更便宜,但二人一餐吃不完,但吃兩餐又好像有點少,所以我就只買小罐的。

出前一丁


這裡的一丁麵,每包賣43便士,折合港幣$5.3。若到唐人街一箱子或十包的買,好像可以便宜5便士左右吧。但到唐人街來回車錢也要五六磅,更不化算。

葉子


枯枝開始長出葉子來,莫非春天真的不遠嗎? 今年冬天怪怪的,好像根本沒怎麼真正的冷過。倫敦的雪,好像只弱弱的下了一場,而且我們這區連雪粉也沒半點。氣溫也不算很低,一般大約八至十度左右,穿在褲子裡面的保暖褲,好像只在剛入冬轉冷時穿過兩三回而已。

手套


不知誰留下了一只手套,又不知誰把它擱在圍欄上。


2012年1月25日

Begin vs Start


最先,是因為想知道西班牙文的 comenzar 和 empezar 的方別,網上找到些答案,有人提到它們就像是英語中的 begin 和 start。對了,begin 和 start 這兩個字有甚麼分別呢?

小王子和狐狸



很多人都喜歡小王子和玫瑰,但我卻偏愛小王子和狐狸。

"如果你下午四點鐘來,那麼從三點鐘開始,我就會開始快樂起來。"

是日晚餐


C先生加班後帶回來的 Noodle Street 椒鹽豬扒飯味精豬扒飯。

飯後2.5小時仍然極度口渴... 現正極度後悔中...

焗蕃薯條



我用的材料有:

Notica



這個名為 Notica 的 iPhone App,相片效果不算出色,濾鏡數目不多也不特漂亮,寫字的地方不多,中文字體也不美,所以我也不愛用它來寫日記。不過,它有精美的版面,又能清楚顯示拍照的時間和地點,再加上可以用文件夾分類的功能,用來記事就最適合不過。

我最近就開始利用它來記錄生活雜貨的購買地點,很多東西像富士蘋果,不是每家超市都有賣,有時想吃但一時三刻卻想不起在哪裡買,用Notica查查看就一目了然囉。

2012年1月24日

是日晚餐


蕃薯三文魚餅配西洋菜 (sweet potatoes & salmon fishcakes with watercress)。

蘿蔔糕成功了


最初還怕那二戰蘿蔔糕會太硬,但煎出來剛剛好。今次算是成功了,我覺得很好吃啊,連平日不吃白蘿蔔的C先生也很喜歡吃啊。

Daffodil vs Narcissus


小時候唸書時學到水仙花的英文名字叫 Daffodil。但後來從希臘神話故事中,讀到有人因極度自戀被天神懲罰,變成終日對著倒影顧盼自憐的水仙花,那花叫 Narcissus。我一直以為它們是同一種東西,或許 Daffodil 是一般人平日用的一般名字,而 Narcissus 是專門的學名?

玫瑰盆栽


我一直對於收一束束的鮮花半點都不熱衷。為了人類的虛榮和自私,放它在桌上置三五七天,就把好好的在泥土中生長的生命割下來,好像有點不好咯。(當然,一定有人會說,若不是因為人類要買,花農根本就不會種它們出來,所以沒甚麼不道德的... well,他們說是,便是吧。)

白蘿蔔尾巴


到超市買蕃薯,偶然看到旁邊一個空空的籃子內,剩下一條巴掌大小的白蘿蔔尾巴。可能住這區的華人多,白蘿蔔都被人搶購一空去做蘿蔔糕?